近日,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的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智库研究项目“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企业纾困路径与创新发展对策”获批立项,研究周期为一年。 “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企业纾困路径与创新发展对策”课题研究立足疫情影响下旅游产业行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将旅游行业企业纾困发展与转型创新结合起来,围绕新冠疫情背景下旅游行业企业经营发展难点痛点、纾困政策与探索发展典型案例与经验启示、旅游纾困政策实施效果、新冠疫情挑战中旅游行业企业新的发展机会与前景、助力旅游行业企业纾困政策进一步优化创新的对策建议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重点关注旅游纾困政策的精准化管理、各地旅游纾困创新经验推广、未来政策优化建议三个重点展开一系列深入地方、企业的调研走访、数据收集、专家座谈、文献综述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对旅游纾困路径与创新发展对策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形成研究报告、文旅智库要报等成果。 项目由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教授石培华牵头负责。主要成员包括中心副主任陈晔教授、李中副研究员、杨德进副教授、妥艳贞副教授等。课题建立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之上,拥有包括2部专著、30余
经过盐田区预选赛推荐、市级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我院软镜手术机器人高精度磁导航系统团队成功晋级2022年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是市政府、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公益性创新创业权威赛事,大赛实施国、市、区三级赛事联动机制,是各区、前海管理局、高校举办的各预选赛的晋级通道。大赛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等6个行业分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设立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等28个二级分类,将给予“20+8”技术主攻方向的项目优先支持。经过半决赛的激烈角逐,共288个企业和团队成功晋级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我院软镜手术机器人高精度磁导航系统团队成功晋级决赛,成为本次大赛电子信息行业领域前十五名之一。信息来源: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
创新是“源头活水”,是应对百年变局的必由之路。创业是“大势所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我院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时代命题。近期,我院在该领域取得佳绩,在站博士后李彧荣聘深圳市创业导师,另外,三个团队及其项目入围深创赛盐田预选赛区半决赛。在站博士后李彧荣聘深圳市创业导师经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初选、复审及公示等环节,我院在站博士后李彧荣聘为深圳市创业导师。据悉,深圳市创业导师是指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募的,具有创业指导专业知识或能力,为自主创业人员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或其他专业人士。创业导师开展的创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咨询指导和项目评审两大类。咨询指导服务主要通过集中讲授和个别咨询、指导、策划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使创业者进一步树立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掌握创业必备的相关知识,了解扶持政策,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决策能力。项目评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委托开展的创业项目评审、孵化基地考核等。三个团队入围深创赛盐田预选赛区半决赛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管网团队、软镜手术机器人高精度磁导航系统团队及复杂环境全周期智慧降耗调控系
6月29日,南开大学泛终端芯片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立足于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学科优势和雄厚研究基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技术、产业制高点,围绕高端芯片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聚焦射频、汽车电子和信号链芯片关键技术及智能控制与系统应用,以期建成世界一流泛终端芯片研发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表示,成立交叉科学中心,是南开大学面向新百年新征程、加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高端芯片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是推动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战略引擎。希望泛终端芯片交叉科学中心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要求,发扬务实肯干的精神,依托南开大学深厚的底蕴和雄厚的实力,开辟交叉研究新路径、新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开展交叉学科创新性研究,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更多南开智慧与力量。泛终端芯片交叉科学中心围绕高端芯片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工程技术问题,设置了“射频芯片及应用关键技术”和“车规级芯片及应用关键技术”两个核心任务,围绕智能终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射频芯片、车规芯片和信号链芯片,探索解决新型
6月30日,南开大学数学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将立足“四个面向”,发挥南开大学数学学科传统优势,聚焦数学基础研究和数学与数据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精算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核心问题,着力于应用与机理的交叉融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许京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葛墨林、张伟平,南开大学数学交叉科学中心主任白承铭、常务副主任丁龙云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龙以明线上出席仪式。曹雪涛表示,数学交叉科学中心的成立,凝聚了以数学学科为主体,全校多个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力量,是学校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中交叉科学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学校将全力支持中心建设和发展。同时,寄语中心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充分挖掘数学在科技进步、技术攻关、产业升级的应用潜力,实现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作战,让具有引领性、开创性的南开大成果不断涌现。据了解,南开大学数学交叉科学中心将瞄准国际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以南开数学学科优势研究为牵引,在“基础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信息论编
6月24日,南开大学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立足于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学科优势和雄厚的研究基础,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球技术、产业制高点,围绕智能传感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聚焦仿生传感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智能器件的构筑、仿生系统的集成,以期建成跻身世界顶尖的智能传感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夏正淮,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卢双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卜显和共同为南开大学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曹雪涛表示,成立交叉科学中心,是南开大学面向新百年新征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和智能传感领域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寄语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特色,凝聚科研队伍,集中力量开展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助推学科发展、人才成长,进一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升对战略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据悉,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紧扣信息智能化发展的时代大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智能传感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设置材料设计与制备、器件与表征测试和先进加工与集成三个平台,旨在从智能传感材料、器件
近日,“2022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评价指数”发布会在线召开。南开大学商学院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芳教授发布了2022年度“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评价指数”。来自地方政府、各地高校以及企事业机构1500余人参与会议或观看会议直播。南开大学“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评价指数”已经连续四年发布。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方向,2022年度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聚焦于疫情防控背景下共享、绿色与包容的智能社会治理,新增了疫情应对、应急管理、跨域通办、“双碳”、智能问答、智慧旅游、数据安全、数字素养、数字融入等评价指标。北京领先,深圳第四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在参评的76个城市中,北京位居第一且遥遥领先。受疫情防控效果的影响,上海虽位列第二,但得分较去年有明显下降。杭州、深圳凭借在数据赋能公共服务方面的优异表现,紧随其后,位居三、四。“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重庆、成都位列五、六,势头强劲。天津位列16,与去年基本持平。大连位列24,较去年提升31个位次,是本年度提升最快的城市。总分排名前25位的城市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臻于成熟,应急治理仍需加强在四
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王卫超教授课题组首次在三元氧化物催化剂莫来石上实现无能耗超低温臭氧分解。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为新型大气污染物臭氧在超低温环境下的降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商业航空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近日,介绍该工作的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上。
2022年3月31日,由一头普通的“代孕”母猪怀孕110天,诞下了7头克隆纯种小长白猪,这也是世界首次自动化操作完成克隆全流程获得的克隆动物。南开科研团队实现全流程机器人自动化“孕育”克隆猪,为世界首次。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深圳研究院自动化体细胞核移植机器人系统负责人赵新教授科研团队联合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针对人工克隆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自动化操作克隆技术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突破。该团队亦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机器人操作及自动化操作克隆全流程的团队。团队从机器人操作到自动化操作,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克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种业是农业的基石,我国种猪产业由于优良原种猪资源不足同样面临着“卡脖子”问题。发达国家对我国引进曾祖辈的原种猪进行封锁,我国只能引进退化快的祖父辈原种猪,通常经3年左右繁殖即退化,正经历着原种猪“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恶性循环。用克隆技术大量扩增祖父辈原种猪,是解决种猪育种问题的有效方案。但是,人工克隆操作步骤多、难度大、效率低,胜任克隆操作的人员极度短缺,不能真正解决生产祖父辈原种猪大量需求的难题,这使得大范围推广克隆技术用于种猪育种存在瓶颈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也是高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最直观体现。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五项之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出现多次空缺的情况,其含金量不言而喻。南开大学凭借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位居“青塔2022年度中国高校基础研究贡献50强”第四名。在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为不对称催化、太阳能电池研发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